首页  >  院士动态  >  院士动态详情

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工信楷模”刘永坦院士

2019-08-06   人民邮电报   阅读量:57

 

    刘永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1991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授予刘永坦同志“工信楷模”荣誉称号。

    40年来,刘永坦率领团队全面自主创新,实现对海新体制探测理论、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部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的基础上,陆续攻克制约新体制雷达性能发挥的系列国际性技术难题,使我国新体制雷达核心技术“领跑”世界,在保卫祖国海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刘永坦围绕一个方向,聚焦一个领域,一辈子坚守初心,将这一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原始创新,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他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自肺腑地说:“我亲身经历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始终坚信,国家需要是最强大的动力。我们科技工作者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浪潮中,创造出更多让人民激扬振奋、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刘永坦用一个甲子的无悔坚守,向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战略科学家的人生答卷!同时也证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世界科技强国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亲历国难坚爱国心 

    几经曲折守强国梦

    1936年12月1日,刘永坦出生在南京。不到一岁,他就随家人开始了逃难生涯。从南京到武汉,从武汉到宜昌,从宜昌到宜昌乡下,从宜昌乡下再到重庆,后又从重庆回到南京,这种家国苦难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使他萌生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永坦”不仅是家人对他人生平安顺遂最好的祝愿,也是对国家命运最深的企盼。

    1953年,刘永坦怀着投身祖国工业化的决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工大。经过一年预科、两年本科的学习,成绩优异的他作为预备师资之一,被学校派往清华大学进修无线电技术。1958年,刘永坦回到哈工大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这年夏天,他走上了大学讲台,正式成为哈工大的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成为向科学进军的中坚力量之一。

    1965年春,刘永坦参加了科技攻关第一战,承担了国家“单脉冲延迟接收机”研制任务,主持并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遗憾的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人生第一项研制任务,“文革”就开始了。1970年刘永坦插队落户到黑龙江省五常县。暂别雷达尖端技术的研发来到农村种大米,深谙历史进程的刘永坦非但没有心灰意冷,反而愈挫愈奋,历苦弥坚。因为他知道,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波折,处于逆境之中的个人必须经得起考验。

    “爱国就要真正了解我们的国家,千千万万的农民不都是这么辛苦劳作的吗?我有什么好抱怨的?”积肥、插秧、除草……这些一样都不会也没关系,学就是了!繁重的水田劳作没有使刘永坦消沉下去,反而激励他做起了“合格的农民”,但他也因此落下了伴随一生的腰病。

    1973年重回学校后,刘永坦所在的专业正在从事声表面波的器件研究。由于研究需要大量数字计算,他成为系里第一个学会使用计算机的人。1978年,刘永坦被破格晋升为无线电系副教授。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出国外语培训班的快班,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的人员之一。

    初识新技术萌宏愿

    开创新领域破盲区

    1979年6月,刘永坦到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进修和工作。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系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先进的试验设备,聚集着一大批雷达技术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刘永坦的合作教授谢尔曼就是其中之一。

    刘永坦来进修之前,这里曾接收过少量的中国留学生。不过,他们大多做的是科研辅助工作。了解情况之后,刘永坦心里不是滋味儿。他常常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中国人,我的成功与否代表着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来英国之初,谢尔曼给了刘永坦大量的英文文献去学习。凭借过硬的英文功底、深厚的专业知识,刘永坦很快完成了“作业”。他的勤奋、刻苦和才华赢得了谢尔曼的信赖与赏识。谢尔曼开始让他帮助带博士生,并让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民用海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全部研制工作。这一技术对刘永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深知此项课题的艰巨性。

    设计-试验-失败-总结-再试验……无数个日日夜夜在刘永坦的钻研中悄无声息地溜走。终于,一年多以后,他顺利完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号处理机研制工作。谢尔曼评价说:“刘永坦独自完成的工程系统,是一个最有实用价值、工程上很完善的设备,其科研成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很重要。他的贡献是具有独创性的。”进修期间,伯明翰大学授予刘永坦“名誉研究员”称号。

    通过这次难得的科研任务,刘永坦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传统的雷达虽然有“千里眼”之称,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世界上不少国家因此致力于研制新体制雷达,从而使“千里眼”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

    “中国必须发展这样的雷达!这就是我要做的!”1981年的金秋,进修结束后的刘永坦立刻起程回国。此刻,他的心中已萌生出一个宏愿——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

    新体制雷达被俄罗斯人称为“21世纪的雷达”。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曾经对这种新体制雷达进行过突击性的会战攻关,但由于难度太大、国外实行技术封锁等诸多因素,最终未获成果。

    除了基本理论和思路外,刘永坦根本找不到多少资料,更没有相关的技术可供借鉴。对此,当时有人说,大研究院所尚且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能力,更别说一所大学了;还有人说,这样的研究风险太大、周期太长,很可能把时间和精力都搭进去了却一事无成……但是刘永坦不改初衷。

    1982年初春,刘永坦专程赶赴北京,向当时的航天工业部预研部门领导汇报。他详细地介绍了当时发达国家新体制雷达发展的动态,并畅谈了自己的大胆设想。预研部门的领导当场拍板支持刘永坦,希望他迅速组织科技攻关力量,早日把新体制雷达研制出来。也是在这一年,刘永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是一场填补国内空白、从零起步、具有开拓性的攻坚战。接下来的战斗更加艰苦卓绝,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数千次的实验、数万个测试数据的获取,刘永坦主持的航天部预研项目“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获得丰硕成果,系统地突破了传播激励、海杂波背景目标检测、远距离探测信号及系统模型设计等基础理论,创建了完备的新体制理论体系。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为中国新体制雷达的研制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

    1986年7月,航天工业部在哈工大举行了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成果鉴定会。50多位专家认真审查、讨论和评议,一致认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掌握了新体制雷达的主要关键技术,某些单项技术已经进入国际国内先进行列。由于主要关键技术已经突破,证明原定方案是可行的,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完善雷达系统设计并建立实验站的条件。”从此,新体制雷达从预研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

    扎根边疆聚雷达铁军  

    勇往直前夺国际领先

    按理说,刘永坦和他的团队已经完成了预研使命,完全可以结题报奖了。但是,他认为仅仅“纸上谈兵”是不够的,国家真正需要的是进一步建立有实际意义的雷达实验站。1986年,刘永坦开始主持“新体制雷达研究”,再一次出发,为研制成完整的雷达系统而奋力拼搏。

    从1987年开始,刘永坦和他的团队还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新体制雷达研制工作。他们与航天工业总公司的有关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台逆合成孔径实验雷达,为中国雷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主帅,刘永坦承担着比别人更加繁重的工作。虽说有了当年在农村的磨砺,他并不认为工作有多辛苦。可即便如此,他们在外场做试验的劳动强度也远非常人可比——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由于赶不上吃饭而用面包充饥,困了就倒在实验室的板凳上凑合一觉……超负荷的脑力和体力付出,铁打的汉子也会被击倒,疼痛难忍的腰椎间盘突出曾让他几个月不能行走。有一次,在攻克某个关键技术时,他终于因为长期劳累而倒在了现场。上不了“前线”,就“运筹”于病床之上,刘永坦硬是躺在床上,坚持和大家一起“奋战”,终于打败了挡在必经之路上的“拦路虎”。

    新体制雷达不同于以往的微波雷达,就连当时航天部的专家在论证时也低估了其工程化的难度。批复的经费在采购完必要的仪器设备之后,可支配的资金已经所剩无几。面对这种境况,有些人灰心了。关键时刻,刘永坦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奋勇直前。经过反复讨论,他们决定自筹资金并争取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随后的日子,这群优秀的科技工作者顶风冒雪,日晒雨淋,终于在1989年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

    1990年4月3日,对于团队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刘永坦他们首次完成了我国对海面舰船目标的远距离探测实验,标志着新体制雷达技术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1990年10月,国家多个部门联合举行的鉴定会宣布:“新体制雷达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1991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不忘初心构筑“海防长城”

    牢记使命锚定万里海疆

    “一定要把实验室里的成果变成真正的应用。”研究成果虽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但刘永坦觉得还远远不够。他认为这些成果倘若不能变成真正的应用,那无疑就像是一把没有开刃的宝剑,好看却不中用,这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损失。一切为了国家的需要,面对人生的又一次重要抉择,他又一次做出了继续勇往直前的决定。

    1997年,新体制雷达被批准正式立项,哈工大作为总体单位承担研制工作,这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次。“能为国家的强大作贡献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和使命。国家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我们做,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耀。”刘永坦说:“情怀和理想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团队成员尽管清贫,尽管每次去外场常常要干两三个月后才能回来休整几天,却依然干得有劲、觉得光荣。”

    为了解决国家海防远程探测的迫切需求,必须研制具有稳定、远距离探测能力的雷达,然而,从原理到工程实现涉及电磁环境复杂、多种强杂波干扰等国际性技术难题。面对世界各国均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刘永坦带领团队,历经上千次实验和多次重大改进,对长期以来困扰雷达的诸多威胁提供了有效的对抗技术措施,终于在21世纪初形成了一整套创新技术和方法,攻克了制约新体制雷达性能发挥的系列国际性难题。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继续提高雷达性能的要求,又是十余年的艰辛努力和刻苦攻关,刘永坦和他的团队在2011年成功研制出我国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与国际最先进同类雷达相比,系统规模更小、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造价更低,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六十载百誉尤重师者风范  

    一甲子杏林躬耕广育英才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无论获得什么荣誉和头衔,刘永坦最看重的还是“教师”这一身份。作为人民教师,他觉得培养创新人才责无旁贷。

    从教60年来,刘永坦一直致力于电子工程领域的教学工作,先后讲授过十余门课程。在新体制雷达攻关工作最繁忙的时期,有两年,他还同时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4门课。其间,他主编的《无线电制导技术》一书成为全国统编教材。1999年,他又出版了专著《雷达成像技术》,获首届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图书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面向国家未来远海战略需求,自“十五”计划开始,刘永坦还带领团队规划实施了对海远程探测体系化研究,为构建由近海到深远海的多层次探测网、实现广袤海域探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在一穷二白之时,很多人都可以为了梦想去战斗、去拼搏。可是,当功成名就之时,还有多少人能够心甘情愿为了伟大的事业艰苦奋斗,为了最初的梦想继续前行?真正考验一个人的不仅是逆境,还有顺境。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双院士”的头衔也早早拿到,中国的新体制雷达已经是世界领先,刘永坦却从来没有“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      *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投身教育科研事业60周年的刘永坦始终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他始终坚守初心,一直践行着身为知识分子的强国梦想和爱国情怀,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培养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一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我国筑起“海防长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