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中国院士馆

王大珩

(1915.02.26~2011.7.21)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对应用光学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的领导下制成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航天相机、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等。会同其他3名科学家提出“863”计划建议并获中央批准,促使发展高科技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 1

    礼赞70年,致敬科学家 | 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迎来70周年华诞,创刊于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也走过63年,既见证了祖国科技的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也陪伴上千万的中国家庭走进科学的殿堂。值此之际,《知识就是力量》特别策划推出“礼赞70年,致敬科学家”系列文章,为您讲述科学家与新中国共成长的科研故事,展示他们科学探索之旅上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希望以此点亮青少年朋友的科学梦想和爱国之心!他身为“两院”院士,堪称中国现代光学及光学工程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他的卓
  • 2

    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王大珩:纵“珩”一生

    中国第一片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的主持制作,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的主持制订,中国工程院的建立……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一个人名字,王大珩——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一位用毕生精力推动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科学家。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出生于日本,祖籍江苏省吴县。他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旅居日本,回国后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class=bjh-p王大
  • 3

    民族脊梁王大珩,真正的大师

    原标题:民族脊梁王大珩,真正的大师王大珩(1915年─2011年),原籍江苏苏州,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光学之父”,应用光学家,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11月26日,党中央公布了一份“百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名单,引起众人关注。王大珩的名字赫然在列。普通人可能不知道王大珩的名字,但科技界他却是绝对的大咖。王大珩有许多头衔,“光学之父”“两弹一星功勋”“863计划”的倡议人……这些头衔个个都表明他对中国科技的杰出贡献。“光学之父”1950年秋,钱三强写信给老同学,当时在大连大学工学院教书的王大珩,请他到北京来一趟,说有要事相商。王大珩知道钱三强很忙,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是不会找他的。因此他读完信,就风尘仆仆赶到了北京。<imgsrc="http://5b0
  • 4

    为中国光学奉献毕生——王大珩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系列重要指示,所党委组织编写“讲爱国奉献,当时代先锋”先进人物事迹巡礼系列报道,展示建所以来各个时期模范人物事迹,激励全所职工向先进人物学习,发扬“长光精神”,拼搏进取,为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为中国光学奉献毕生——王大珩王大珩原籍江苏吴县,1915年出生在日本东京。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是我国早期的地球物理和气象学家,在二十世纪之初便怀着科学报国的理想到日本留学。王大珩出生的时候,王应伟已经在日本的一家气象台工作了2<spanstyle="font-si
  • 5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珩”星绽放璀璨光芒

    中国第一片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的主持制作,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的主持制订,中国工程院的建立……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一个人名字,王大珩——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一位用毕生精力推动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科学家。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出生于日本,祖籍江苏省吴县。他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旅居日本,回国后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王大珩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常去观象台跟随父亲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少年时代的科学熏陶,对王大珩后来研究应用光学和光学玻璃,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业有深远的影响。1936年,王大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两年后,他顺利考入留英公费生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
  • 6

    王大珩:开创了新中国光学事业的新纪元

    2011年7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专家,国家“863”计划主要发起人王大珩与世长辞。一颗巨星陨落,划过天际时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王大珩是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四、五、六届代表,全国人民政协第三、七届委员。王大珩的人生路,是一条波动的、曲折的乃至折射的光明之路,他的殚精竭虑给中国的光学事业带来曙光。“珩”字在辞典上有这样两种解释:一是玉佩上面的横玉;二是珩磨,一种精密仪器的光整加工方法。“珩”字的这两种互不相关的含义已同时融入了他的生命之中……他是一位忠心耿耿的爱国科学家
  • 7

    回忆王大珩:为实现中国科学现代化不懈努力

    来源:吉林日报记者:李文瑶时间:2015-01-24走进长春理工大学,仰望中国光学奠基人长春理工大学创始人王大珩的塑像,无限感慨。今年是王大珩诞辰100周年。2011年7月,王老去世。消息一经公布,震动全国。和王大珩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曾经受教于王老的学生纷纷举行追念活动。学生们缅怀恩师,他们感叹,老师不仅为国家科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更为培育光学接班人投入了毕生精力。王大珩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191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8年从英国学成光学玻璃技艺,回国投身光学事业。1952年至1960年,王老带领长春光机所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等8种光学仪器,熔炼出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开创我国自主研制光学精密仪器和熔炼光学玻璃的历史。从此,在王大珩院士的引领下,中国光学之路破冰起航,创造出诸多“中国第一”。1961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在长春光机所仪器馆制成。随后,王大珩转